八角茴香介紹
別名:八角茴香
科、屬:【木蘭科】,【八角屬】
拉丁名、英文名:Illicium verum Hook.f.
特征形態:八角為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樹皮灰色至紅褐色。單葉互生,革質,披針形至長橢圓形,長5~12厘米,寬1.5~5厘米,頂端短尖或短漸尖,基部狹楔形,上面有光澤和透明的油點,下面疏被柔毛;葉柄粗壯,長約1厘米。花春季開放,單生葉腋,花被肉質;萼片3,黃綠色;花瓣6~9,排成2~3輪,淡粉紅色或深紅色,闊卵圓形或長圓形;雄蕊11~20枚,排成2~3輪;心皮8~9枚,分離,花柱短,基部肥厚,柱頭細小。聚合果排成星芒狀,直徑2.5~3.5厘米,成熟心皮紅棕色。種子扁球形,棕色,有光澤。花期每年兩次。春果收期在1~2月,秋果期為8~9月,以秋果為主。
分布產地:原產于我國廣西南部和西南部,僅防城縣西部地區和得保縣的產量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臺灣、福建、廣東、貴州、云南、浙江等省區也有栽培。
生長特點:為耐陰性樹種,多生于溫暖陰濕山地的林中,以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和沙壤土為宜。本種適宜栽培于北緯23~340,常年平均氣溫21~23℃的地區。
主要價值:八角茴香油在香料工業上的主要用途,是用來單離大茴香腦,做為制備大茴香醛、大茴香醇、大茴香酸及其酯類的起始原料,還用于食用香精及牙膏、牙粉和酒類、糖果、飲料及煙草的加香,少量用于日用香精中。
大茴香果實亦是慣用的調味辛香料,在醫藥上有開胃下氣、暖腎散寒等效果。茴香油在醫藥上是合成陰性激素己烷雌酚的主要原料。
培育技術:以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和沙壤土為宜。本種適宜栽培于北緯23~340,常年平均氣溫21~23℃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