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麥介紹
別名:蕎麥
科、屬:【蓼科】,【麥屬】
拉丁名、英文名: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特征形態:一年生草本植物。蕎麥莖,葉柔嫩,莖稈中含有5.5%左右的蛋白質和35.1%左右的碳水化合物,是品質優良的牲畜飼料。蕎麥干莖中含有38%左右的氧化鉀,比一般綠肥作物營養價值都高。有的地區把蕎麥莖稈翻壓作為綠肥,可提供豐富的鉀素,是輪作倒茬中良好的綠肥輪換作物。栽培的蕎麥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普通蕎麥,又稱為甜麥,花朵為白色或粉紅色,子粒呈三棱形,黑色或黑灰色。二是韃靼蕎麥,又稱為苦蕎,耐寒性強,花朵紅色,自粒較小,外殼厚而堅硬,略有苦味。
分布產地:蕎麥起源于中國,在世界各地廣為栽培利用。
生長特點:蕎麥的適應性很強,耐瘦耐旱,在新墾地和瘦薄地上都能良好生長。對提高復種指數,充分發揮土地生產潛力有重要作用,被稱為先鋒作物。
主要價值:蕎麥是優良的蜜源作物之一,花內蜜腺多,花蜜品質好,每畝蕎麥飼養的蜂群,可以生產優質蜂蜜4-5公斤左右。
培育技術:蕎麥的生育期短,一般60-80天就能成熟,多在早稻,蠶豆,豌豆,油菜之后種植,也有和綠肥,蠶豆或小麥混播的。特別是在遭受自然災害的地區,種植其他作物不能成熟時,可以及時補種蕎麥,在兩個多月的時間內即可成熟,如果管理得好,也能獲得較好的收成。它既可以春種,也可以夏種和秋種,因此人們又把蕎麥稱為救荒作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