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桂骨碎補介紹
別名:
科、屬:【骨碎補科】,【骨碎補屬】
拉丁名、英文名:Davallia amabilis Ching
特征形態:植株高達1米。根狀莖粗壯,長而橫走,粗1-1.5厘米,全部密被蓬松的鱗片;鱗片狹披針形,長1-1.2厘米,寬1-1.2毫米,先端長漸尖,邊緣有疏睫毛,棕褐色,有光澤,膜質。葉遠生,相距2-3厘米;葉柄長25-35厘米,粗約5毫米,暗紅褐色至褐色,基部被鱗片,向上光滑;葉片大,三角形,長40-70厘米,寬30-40厘米,先端漸尖,四回羽狀或五回羽裂;羽片約10對,互生,略斜向上,基部一對最大,具長達5厘米的柄,長三角形,長達30厘米,寬約1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最寬,兩側近對稱,中部羽片為三角狀披針形,向上的逐漸縮小為闊披針形;一回小羽片12-15對,互生,斜展,彼此密接,下部的具短柄(長6-8毫米),基部一對最大,三角形,長7-8厘米,寬5-6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兩側近對稱;二回小羽片8-10對,互生或基部一對近對生,斜展,彼此密接,下部的具短柄(長2-3毫米),基部一對最大,三角狀卵形,長約3厘米,寬約2厘米,先端短漸尖并有粗齒,基部兩側近對稱,向上的逐漸縮小并為橢圓形,基部偏斜;三回小羽片5-6對,近無柄,稍斜向上,基部一對較大,卵形,長1-1.2厘米,寬6-8毫米,鈍頭并有粗齒,基部偏斜,深羽裂達具闊翅的主脈,裂片3-5對,橢圓形,寬約2.5毫米,斜向上,邊緣有鈍齒,彼此密接。葉脈明顯,兩面稍隆起,羽狀,每粗齒有小脈1條。葉草質,干后上面褐色,下面棕色,無毛。孢子囊群多數,每粗齒上有1枚,稍下陷,其著生處明顯隆起,不達葉邊;囊群蓋杯狀,長約1毫米,長寬幾相等或長稍過于寬,先端截形,基部闊圓形,其頂部外側有突出的小鈍角,深棕色,厚膜質。
分布產地:產廣西西北部(凌云)、云南東南部(河口)。生于低山山谷陰濕的巖石上,海拔300-900米。模式標本產地:云南。
生長特點:
主要價值:
培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