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葉唇鱗苔介紹
別名:
科、屬:【細鱗苔科】,【】
拉丁名、英文名:Cheilolejeunea subrotunda herz.
特征形態(tài):植物體小,長15毫米,帶葉寬0.8—1.0毫米,干時淡黃色。莖粗約0.9毫米,不規(guī)則分枝。側(cè)葉覆瓦狀排列,圓卵形,長0.36—0.50毫米,寬0.32—0.45毫米,頂端圓,邊緣全緣。葉頂端邊緣細胞9—14×7—9微米,中部細胞16—24×12—20微米,基部細胞相似于中部細胞,細胞壁薄,三角體小,中部球狀加厚缺,角質(zhì)層平滑,葉細胞背面有點乳頭狀突起。油胞和假肋缺。腹瓣小,卵形或圓方形,長為背瓣的1/4—1/3,近軸的邊緣略內(nèi)卷,頂端截形,中齒退化,角齒單細胞或不明顯。透明疣位于角齒基部的遠軸側(cè)。腹葉近圓形,常長大于寬,寬為莖的3—4倍,2裂達1/3深。雌雄同株,多數(shù)為有序同苞。雄穗生于短或長的枝上,苞葉1—3對,密集覆瓦狀排列,腹苞葉1或2片,僅生于雄穗基部;雌器苞頂生于雄穗上或生于短的側(cè)生枝上,新生枝缺或1個,密鱗苔型。蒴萼倒卵形,約0.76毫米長,0.37毫米寬,脊4個,喙短,1—2(—3)個細胞高。
分布產(chǎn)地:產(chǎn)于屏邊及河口。分布于我國臺灣、香港。亞洲東部和南部、非洲也有
生長特點:生于樹干上。
主要價值:
培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