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棕介紹
別名:油棕
科、屬:【棕櫚科】,【油棕屬】
拉丁名、英文名:Elaeis guineensis Jacq.
特征形態:油棕屬多年生單子葉植物,是熱帶木本油料作物。植株高大,須根系,莖直立,不分枝,圓柱狀。葉片羽狀全裂,單葉,肉穗花序(圓錐花序),雌雄同株異序,果實屬核果。
分布產地:油棕原產地在南緯10°~北緯15°、海拔150m以下的非洲潮濕森林邊緣地區,主要產地分布在亞洲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非洲的西部和中部、南美洲的北部和中美洲。我國引種油棕已有80多年的歷史。現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廣東、廣西省。
生長特點:油棕喜高溫、濕潤、強光照環境和肥沃的土壤。年平均溫度24~27℃,年降雨量2000~3000mm,分布均勻,每天日照5小時以上的地區最為理想。年平均溫度23℃以上,月平均溫22~30℃的月份有7~8個月以上,年降雨量1500mm以上,干旱期連續3~4個月的地區能正常開花結果,但出現季節性產果。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pH5~5.5的土壤最適于種植油棕。
主要價值:主要產品是棕油和棕仁油。棕油精煉后是營養價值極高的食用油脂,可制造人造奶油;棕油主要用來制造肥皂、潤滑油、化妝品等,也是紡織業、制革業、鐵皮鍍錫的輔助劑等。棕仁油味美,除直接食用和制造人造奶油外,還用于制造高級肥皂、香皂和各種化妝品。此外,棕仁粕是很好的飼料和肥料。果殼可制活性炭,用作脫色劑和吸毒劑。脫果后的空果穗可制牛皮紙,作肥料、燃料和培養草菇等。未成熟的花序割開后流出的汁液,可釀酒、制糖和做飲料。
油棕果含油量高達50%以上,有“世界油王”之稱。一株油棕每年可產油30-40千克,每畝產油可達100-200千克,采用優良品種,小面積一畝產油可高達600多千克。油棕畝產油量是椰子的2-3倍,是花生畝油量的7-8倍,所以被人們譽為"世界油王"。由于油棕的油脂產量特高,且用途比較廣泛,所以,近百年來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競相引種,我國海南、廣東、廣西、云南等省區也于1926年開始種植油棕。
培育技術: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