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濕箭竹介紹
別名:
科、屬:【禾本科】,【箭竹屬】
拉丁名、英文名:Fargesia hygrophila Hsueh et Yi
特征形態:竿柄長3—11厘米,粗1.1—2.3厘米。竿高3—5米,粗1—2(2.5)厘米;節間長15—18(24)厘米,竿基部節間長5—8厘米,圓筒形或分枝一側的基部有時具溝槽,初時密被厚白粉,無毛或有時在節下方有灰黃色小刺毛,縱向細肋微顯普,竿壁厚2.5—6毫米,髓呈鋸屑狀;籜環隆起;竿環平坦;節內長4.5-8毫米,初時有白粉。竿芽長卵形,邊緣密生黃褐色纖毛。竿每節分5-14枝,枝上舉,直徑1—2.5毫米。筍淡綠色,有時具紫色斑點;籜鞘宿存,長三角形,革質,遠較其節間為長,先端漸狹呈長三角狀,背部被黃色至棕色疣基刺毛,縱向脈紋明顯,上部常內卷,邊緣無纖毛;籜耳無,鞘口無繼毛偶或兩肩各有1或2條繼毛;籜舌截形,無毛,高約1毫米;籜片外翻,線狀披針形,無毛,基部較籜鞘頂端為窄,常內卷,邊緣平滑。小枝具(2)3—5(9)葉;葉鞘長2.8—7.1厘米,上部縱脊不明顯,邊緣無纖毛;葉耳無,鞘口兩肩各具1—6條直立、黃褐色以后脫落的縫毛,其長為1—2.5毫米;葉舌圓拱形,無毛,高約0.5毫米葉柄長1-3毫米;葉片披針形,長6-14厘米,寬6—13.5毫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模形,下表面灰白色,無毛,次脈3或4對,小橫脈可見,葉緣一側具小鋸齒,另一側近于平滑。花枝未見。筍期8月。
分布產地:產云南北部。
生長特點:海拔1600—3030米,伴生樹種有白櫟、高山櫟、杜鵑、山茶花及鐵杉。
主要價值:
培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