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沙參介紹
詳細喜馬拉雅沙參的別稱:,拉丁名:Adenophora himalayana Feer。喜馬拉雅沙參根細,常稍稍加粗,最粗只達到近1厘米。莖常數支發自一條莖基上,不分枝,通常無毛,少數有倒生短毛,極個別有倒生長毛,高15-60厘米。基生葉心形或近于三角形卵形;莖生葉卵狀披針形,狹橢圓形至條形,無柄或有時莖下部的葉具短柄,全緣至疏生不規則尖鋸齒,無毛或極少數有毛,長3-12厘米,寬0.1-1.5厘米。單花頂生或數朵花排成假總狀花序,決不成圓錐花序。花萼無毛,筒部倒圓錐狀或倒卵狀圓錐形,裂片鉆形,長5-10毫米,寬1-1.5 (2) 毫米;花冠藍色或藍紫色,鐘狀,長17-22毫米,裂片4-7毫米,卵狀三角形;花盤粗筒狀,長3-8毫米,直徑可達3毫米;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略伸出花冠。蒴果卵狀矩圓形。花期7-9月。 本種是該屬中比較易于識別的,單花或少數幾朵花集成假總狀花序;根細,稍呈胡蘿卜狀;花盤既粗又長,直徑一般在2毫米以上。。喜馬拉雅沙參生長于海拔1,200米至4,700米的地區,多生長于灌叢下、林緣、山溝草地、林下、北坡及石縫中。

手機掃一掃即可關注
免費查看喜馬拉雅沙參供求信息,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