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酸蘞藤介紹
別名:
科、屬:【葡萄科】,【酸蘞藤屬】
拉丁名、英文名:Ampelocissus xizangensis C. L. Li
特征形態:木質藤本。小枝圓柱形,有縱棱紋,無毛或被稀疏白色蛛絲狀絨毛。卷須2叉分枝,相隔2節間斷與葉對生。葉為單葉,闊卵形,長約23厘米,寬約24厘米,頂端圓鈍,基部心形,基缺近圓形,邊緣鋸齒細銳,上面綠色,被短柔毛,下面淺綠色,被稀疏短柔毛,脈上被稀疏褐色蛛絲狀絨毛;基出脈5,中央脈有側脈4-5對,網脈上面不明顯,下面微突出;葉柄長約15厘米,被稀疏蛛絲狀絨毛或脫落幾無毛;ㄐ蚺c葉對生,復二歧聚傘花序,基部分枝為一卷須;花序梗長約6厘米,被稀疏蛛絲狀絨毛;花梗長1-1.5毫米,被稀疏乳突狀毛;花蕾橢圓形,高2-2.5毫米,頂端圓形;萼碟形,邊緣呈波狀淺裂,外面幾無毛;花瓣5,卵狀長圓形,高1.5-1.8毫米,外面無毛;雄蕊5,花藥卵圓形,長寬近相等;花盤明顯,淺裂;子房下部與花盤合生,花柱短,約有10條棱,柱頭不明顯擴大;ㄆ7月。
分布產地:產于西藏地區,尼泊爾也有分布。
生長特點:生河谷灌叢,海拔約2000米。
主要價值:
培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