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飯樹介紹
別名:烏飯樹
科、屬:【杜鵑花科】,【烏飯樹屬】
拉丁名、英文名:Vaccinium bracteatum
特征形態(tài):分枝多;幼枝有灰褐色細柔毛。葉革質,橢圓狀卵形、狹橢圓形或卵形,長2.5—6厘米寬1—2.5厘米,頂端急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尖硬細齒,上面有光澤,中脈兩面多少疏生短毛,網脈下面明顯;葉柄長2—4毫米?偁罨ㄐ蛞干,長2—6厘米,有微柔毛;苞片大,宿存,長5—10毫米,邊緣有疏細毛;花梗短;花萼5淺裂,裂片三角形,有細柔毛;花冠白色,通常下垂,筒狀卵形,長5—7毫米,5淺裂,有細柔毛,雄蕊10,花藥無芒;子房下位。漿果球形,直徑4—6毫米,幼時有細柔毛,熟時紫黑色,稍被白粉,味甜,可生食。果實味甜可食,江淮一帶,每于寒食節(jié)采樹葉煮成烏飯,故名。
分布產地:廣布于長江以南各省區(qū),南至臺灣、廣東(海南島);朝鮮,越南,日本,泰國也有。
生長特點:多生于山坡灌木叢或馬尾松林內,向陽山坡路旁,多生長在酸性土壤中。
主要價值:庭院觀賞
培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