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絨竹芋介紹
別名:天鵝絨竹芋
科、屬:【竹芋科】,【肖竹芋屬】
拉丁名、英文名:Calathea zebrina
特征形態:天鵝絨竹芋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株高僅50~60厘米,具地下莖,葉單生、根出,葉片呈橢圓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有華麗的光澤,呈天鵝絨樣的深綠并微帶紫色,具淺綠色帶狀斑塊,背面為深紫紅色,花紫色。
分布產地:多分布于南美至中美的熱帶美洲地區
生長特點: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不耐寒,怕干燥,忌強光曝曬。生長適溫18~25℃,3~9月為21~27℃,9月至翌年3月為18~21℃。冬季不低于13℃,夏季不宜超過35℃,否則對天鵝絨竹芋的生長極為不利,使莖葉生長停止或受凍死亡。在北方,冬季時應將其放在溫度較高的室內,夜間溫度不低于16℃,長時間低于13℃會受凍害。天鵝絨竹芋對水分的反應十分敏感。生長季節,須充分澆水,保持盆土濕潤。若空氣濕度小,葉片即刻卷曲,反應十分靈敏。但土壤過濕,會引起根部腐爛,甚至死亡。在室內栽培時,空氣濕度必須保持在70%~80%。冬季保持稍干燥,過濕葉片易變黃枯萎。喜低光度或半陰環境下生長,但長期在室內低光度下生長,植株柔弱,葉片失去特有的色彩。但是,盛夏在強光下曝曬片刻,葉片就會被灼傷。以10000~20000 lx光照強度最合適。盆土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腐葉土最宜。盆栽時可采用培養土、泥炭土和粗沙混合土。
主要價值:是世界著名的喜陰觀葉植物,盆栽適用于裝飾客廳、書房、臥室和室內花園等,高雅耐觀;在公共場所可列放走廊兩側和室內花壇,翠綠光潤,青翠宜人;剪取其葉片配切花插瓶,也顯富麗堂皇。另外,天鵝絨竹芋在園林中還可作陰濕處的布置。
培育技術:主要用分株法和組織培養法進行繁殖。生長旺盛的植株1~2年可分株1次,分株換盆時,栽得不可太深,將根全部栽入土壤中即可,否則影響新芽生長。大規模繁殖一般采用組織培養法。(1) 分株繁殖:春季4~5月或秋末結合換盆進行。操作時,將過密的植株從盆內托出,把健壯整齊的株叢分開,分別盆栽,充分澆水,放半陰處養護。但早春低溫時易傷根,影響成活率。一般分株不宜過早,待氣溫較為穩定時進行分株較為合適。每株應有3~4個以上小株,并盡量保留一定數量的原土,以免影響植株的生長與成形。分栽時采用疏松的腐葉土或泥炭土加1/3珍珠巖和少量沙配成的培養土。(2) 組培繁殖:常用嫩莖或未展葉的葉柄作外植體。經常規消毒后,在無菌條件下將葉柄切成3毫米小段,嫩莖切成3毫米帶節小段,接種在添加6-BA 5毫克/升和萘乙酸0.02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上,誘導愈傷組織和不定芽的形成,不定芽在MS0.5毫克/升的萘乙酸培養基上能分化不定根。生根苗移栽在泥炭和珍珠巖各半的基質中,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成活率在95%以上。栽培管理(1) 澆水:盆栽天鵝絨竹芋常用直徑15~20厘米的花盆。生長季節應給予充足的水分和較高的空氣濕度,經常向葉面及植株周圍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并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冬季溫度低時,盆土可稍干。(2) 光照:最忌陽光直曬,短時間陽光曝曬,就可能造成嚴重的日灼病,光線稍強即會出現葉片卷縮、變黃,影響生長。溫室栽培時,春、夏、秋三季應遮去70%~80%的陽光,冬季遮去30%~50%。(3) 施肥與換盆:生長期每旬施液肥1次,施肥后應立即用少量水淋洗葉片,以免產生肥害,秋末注意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以利植株生長,提高冬季的抗寒力。每年在春季換盆時,可剪去部分或大部分老葉,讓其重新長出新葉,提高觀賞價值。(4) 病蟲害防治:病蟲害常見有葉班病和葉枯病。可用等量式波爾多液噴灑防治。蟲害有粉虱危害,可用25%亞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殺。有時發生介殼蟲危害,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用途 天鵝絨竹芋葉片寬大,葉面柔軟,并具有斑馬狀深綠色條紋和華麗的光澤,清新悅目,極為美麗;在明亮的室內,不見直射陽光,可長期欣賞;同時在貯運過程中對乙烯不敏感,在18℃和相對濕度70%條件下可安全貯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