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榕介紹
別名:
科、屬:【桑科】,【榕屬】
拉丁名、英文名:Ficus hederacea Roxb.
特征形態:藤狀灌木,莖、枝節上生根;小枝幼時被柔毛。葉排為二列,厚革質,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6-11厘米,寬3.5-5厘米,頂端鈍稀圓形,基部寬楔形或鈍,幼時被毛,兩面有乳頭狀鐘乳體凸起,全緣,基生側脈延長至葉片1/3-1/2處,側脈每邊3-5條,在表面下陷,背面凸起;葉柄長10-20毫米,粗壯;托葉卵形,早落。榕果單生或成對腋生或生于已落葉枝的葉腋,球形,直徑7-14毫米,頂部臍狀,微突起,幼時被短粗毛,成熟時黃綠色至紅色,基生苞片下半部合生,上部3裂;總梗長10-12毫米;花間無剛毛;雄花少數,散生榕果內壁,無柄,花被片3-4,雄蕊2枚,花藥無尖頭;花絲分離,癭花具柄,花被片4,披針形;子房倒卵形,堅硬,黑色,花柱短,近頂生,柱頭彎曲;雌花生于另一榕果內,有或無柄;花被片4,線形。瘦果橢圓形,背面有龍骨,花柱延長。果期5-7月。
分布產地:國內分布:產海南、廣西、云南(北達漾、瀘水一線,海拔600-1500米)、貴州。國外分布: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北部、緬甸、老撾、泰國等也有分布。
生長特點:
主要價值:
培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