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蔥介紹
別名:水蔥
科、屬:【莎草科】,【藨草屬】
拉丁名、英文名:Scirpus tabernaemontani(S.validus)
特征形態:為多年生挺水型草本水生植物。匍匐根狀莖粗壯,植株高大,稈圓柱狀,高1-2米,平滑,基部具3-4個葉鞘,鞘長38厘米左右,管狀,膜質,僅最上面的一個葉鞘具葉片。葉片細線形,長1.5-12厘米。苞片小,為稈的延伸,鉆狀,常較花序短,長側枝聚傘花序單生或復生,假側生,具4-13輻射枝。小堅果倒卵形,雙凸狀,少數三棱形,長約2毫米。花果期5-9月。現有栽培的還有花葉水蔥,S.validus.Var.Zebrinus,又名花葉蔥,為花蔥的變種。
分布產地:分布于我國東北、華北、西南(除西藏)及陜西、甘肅、新疆和江蘇等地;日本、歐洲、美洲、大洋洲也有
生長特點:喜水濕,涼爽,要求空氣流通,在肥沃土壤中生長繁茂;ㄆ7~9月。生于湖邊、池塘的淺水處或濕地中。
主要價值:水蔥株形奇趣,株叢挺立,富有特別的韻味,可于水邊池旁布置,甚為美觀。
培育技術:可用分株繁殖。春天將地下莖挖出,洗凈后剪去老根和葉,用刀將植株分割成數叢,每叢帶6-8個芽,在適宜處挖穴種植,株行距30厘米左右。生長時期及時清除雜草,。并追施1-2次肥料。有葉斑病危害,應及時防治。在肥料充足時,春天種植的當年即可生長成片。入冬時需剪除地上部分的枯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