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麻黃介紹
別名:木麻黃
科、屬:【木麻黃科】,【木麻黃屬】
拉丁名、英文名:Casuarinn equiestifolia
特征形態:樹高可達30米,胸徑70厘米。樹干通直,樹皮深褐色,不規則條裂。小枝綠色,代替葉的功能,因此,叫葉狀枝,節間短,長4~8毫米,葉退化呈鱗片狀,每節著生鱗片狀葉6~8枚。花單性,同株或異株,聚合果橢圓形,長約2厘米,徑約1.5厘米,兩端鈍或近截平,外被短柔毛。小堅果具翅(見圖)。
分布產地:原產澳大利亞東北部、北部、太平洋諸島,馬來群島等地區靠近海灘和沙丘上。除本種外,引種到中國的還有細枝木麻黃(C.cunning-hamiana) 和粗枝木麻黃(C.glauca)。
生長特點:喜光、喜溫暖濕潤。垂直分布在3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平原及濱海沙地地區。適生于年均溫16.3-24.0℃,絕對最低溫度不低于-3.8℃。耐干旱,抗沙埋和耐鹽堿。適生于海岸的疏松沙地,在離海較遠的酸性土壤上亦能生長良好,尤其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沖積土上生長更為繁茂。根部需根瘤菌其生。
主要價值:木麻黃生長快,適應性強,抗風力強,不怕沙壓,能耐鹽堿。在濱海地帶營造木麻黃林,即可防風固沙,保護農田,提高作物產量,又可改善立地條件,為引進更好的樹種創造良好條件,是我省沿海防風固沙的優良樹種。木材可用作漁船底板。也是優良薪炭材、栲膠工業原料和家畜飼料。
培育技術:播種繁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