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尾草介紹
別名:狼尾草
科、屬:【禾本科】,【狼尾草屬】
拉丁名、英文名: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L.) Spreng.
特征形態:一年生草本。須根較粗壯。稈直立,叢生,高達30-120cm,在花序下常密被柔毛。葉鞘兩側壓扁,基部彼此跨生,除鞘口有毛外,斜均光滑無毛;葉舌長不及0.5mm;葉片線形,長15-50cm,寬2-6mm,先端長漸尖,基部被疣毛。圓錐花序圓柱形,直立,長5-25cm,寬1.5-3.5cm;主軸短,密被柔毛;總梗剛毛粗糙,淡綠色或紫色,長1.5-3.5cm;小穗披針形式,常為單生,長6-8mm。成熟后通常呈黑紫色;每小穗有2小花,第1小花雄性或中性,第2小花兩性;穎不等長,第1穎質薄而微小,第2穎有3-5脈,長為小穗的1/2-2/3,與第1外稃等長或稍短于外稃;第2外稃平滑,質紙質,等長或較短于第1外稃,除先端外邊緣全著同質的內稃。穎果長圓形,長約3.5mm。花、果期夏秋季。
分布產地:狼尾草為我國鄉土植物,北起遼東半島,南至海南島,西至陜西關中等地區均有野生分布,其中以膠東半島、遼東半島分布較多。
生長特點:它多生于河岸、田邊、路旁、山坡、溪邊、林緣等地。狼尾草喜光照充足的生長環境,耐旱、耐濕,亦能耐半陰,且抗寒性強。它對土壤適應性較強,耐輕微堿性,亦耐干旱貧瘠土壤。狼尾草生性強健,萌發力強,容易栽培,對水肥要求不高,耐粗放管理,少有病蟲害。
主要價值:狼尾草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也可做藥材
培育技術:種子和分株繁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