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松種子介紹
別名:紅松
科、屬:【松科】,【松屬】
拉丁名、英文名: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
特征形態: 常綠喬木,高達50m,胸徑1.0~1.5m。樹冠卵狀圓錐形。樹皮灰褐色,呈不規則長方形裂片,內皮赤褐色。一年生小枝密被黃褐色或紅褐色柔毛;冬芽長圓形,赤褐色,略有樹脂。針葉5針一束,長6~12cm,在國產之五針松中最為粗硬、直,深綠色,緣有細鋸齒,腹面每邊有藍白色氣孔
分布產地:產于我國東北遼寧、吉林及黑龍江省,在長白山、小興安嶺極多,在大興安嶺北部有少量。朝鮮、前蘇聯及日本北部亦有分布。
生長特點: 弱陽性樹,較而蔭,尤其幼苗階段略喜遮蔭。耐寒冷,最低達—50℃,喜空氣濕潤的海洋性氣候。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而又適當濕潤的微酸性土壤,稍耐干燥瘠薄地,也能耐輕度的沼澤化土壤,能忍受短期的季節性水淹
主要價值: 紅松樹形雄偉高大,宜作北方森林風景區材料,或配置于庭院中。在北京郊區及山東山區引種,生長表現較好。紅松木材質軟,易于加工,富含松脂,有防腐耐久等優點,系優良用材樹種。可供建筑、家具、車、船、電桿、造紙等用。種子可食,含油達70%左右。
培育技術: 播種繁殖。采種后經混沙濕藏,春播約3~4周即可發芽;如干藏,則春播后當年很少出土,需待次年始能出齊。故通常在播前均進行催芽措施。由于紅松幼苗較喜蔭,側方加蔭對加速生長有利,故育苗過程中應注意適當密播。二年生苗高約10cm,可供造林用;園林綠化用者則應繼續栽培成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