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桑介紹
別名:紅桑
科、屬:【大戟科】,【鐵莧菜屬】
拉丁名、英文名:Acalyhpa wilkesiana
特征形態(tài):為常綠灌木。株高2.5m。葉互生,闊卵形,銅綠色,常雜有紅色或紫色,緣具不規(guī)則鈍齒。花單性同株,淡紫色,腋生穗狀花序。
分布產(chǎn)地:產(chǎn)斐濟及南太平洋諸島北部島嶼。
生長特點:喜光,喜暖熱濕潤氣候,不耐寒,喜肥忌澇,適生于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冬季休眠不能低于15℃。不耐干旱,須提高各種適當方式提高濕度。
主要價值:葉色美麗,是熱帶庭園綠化的優(yōu)良樹種,也可盆栽觀賞。
培育技術(shù):扦插或分株法繁殖。溫室中一年四季均可扦插,露地扦插多于6月份進行。越冬溫度10~12℃,長時間低溫易引起落葉,甚至死亡。常有紅蜘蛛和蚧殼蟲等危害。需要充足的光照,從半透明的窗簾斜射進來的光照亦理想。若光照不足,斑葉品種會失去漂亮的雜斑。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澆水,保持盆土濕潤,但不能把盆浸在水中。冬季盆土不干燥施用普通液肥1次。發(fā)現(xiàn)植株根系擁擠,在春末行換盆。紅桑生長迅速,每年要重剪1次,至少要修上年新長出枝條的一半。應(yīng)防止介殼中和紅蜘蛛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