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油杉介紹
詳細旱地油杉的別稱:旱地油杉,拉丁名:Keteleeria xerophila Hsüeh et S.H.Huo。旱地油杉常綠喬木,高達20米,胸徑達90厘米;樹皮褐灰色至灰色,呈不規則塊狀開裂; 冬芽卵圓形或近球形。葉線形,長3-8厘米,寬2-3毫米,直伸或微彎,先端急尖,上面中脈 倆側各具2-4(-6)條連續或間斷的白色氣孔線,下面氣孔線明顯,每側為10-20條。球果圓柱 形,長7-11厘米;中部種鱗斜方狀圓形,長寬均為2-2.4厘米,鱗背拱凸,外露部分光滑, 先端邊緣外曲,具細鋸齒;苞鱗帶狀,長約為種鱗的一半,中上部微收縮,先端三裂明顯或 不明顯,中裂窄長;種子連翅與種鱗幾等長,種翅中部或中下部較寬,與種子約等長。。旱地油杉旱地油杉是一種喜光耐旱樹種,能適應干熱河谷的特殊氣候和土壤條 件。分布區內全年無霜,年降水量約800毫米,10月至翌年6月為旱季,雨量稀少,天氣干熱 ,高溫天氣常達34℃左右。土壤為紅褐土,近中性反應,干燥。旱地油杉目前均散生于草坡 灌叢間,與其伴生者有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木棉Bombax malabaricum DC.、算 盤子Glochidion puberum(L.)Hutch.等,在其分布上限則有云南松出現。由于生境炎熱干燥 ,其發葉、開花和果熟期顯示然較同屬其它種類為遲。5-6月抽梢開花,冬季球果成熟,翌 年春季種子飛散。目前殘存植物結實量普遍偏低,結實間隔期三年左右。在大樹周圍常有幼樹出現,有一定的天然更新能力。

手機掃一掃即可關注
免費查看旱地油杉供求信息,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