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軸脈蕨介紹
別名:
科、屬:【叉蕨科】,【軸脈蕨屬】
拉丁名、英文名:Ctenitopsis hainanensis Ching et C. H. Wang
特征形態:植株高40-5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粗1-1.5厘米,頂部密被鱗片;鱗片闊披針形,長5-6毫米,先端長漸尖,全緣,堅膜質,深褐棕色并稍有光澤。葉簇生;葉柄長約20厘米,基部粗3-4毫米,暗禾稈色,與葉軸下部同為四棱形,上面有淺溝,密被有關節的灰白色長毛,基部疏被與根狀莖上的相同而開展的鱗片,向上部及葉軸的鱗片極稀疏并為線形;葉片橢圓形,長約30厘米,基部寬15-18厘米,先端為長尾狀(尾長2.5-3厘米,近全緣),基部淺心臟形并為三回羽裂,向上部二回羽裂;羽片10-12對,下部的近對生,彼此接近,近平展,基部較大的一對羽片柄長約3毫米,斜三角形,長約 10厘米,基部寬6-7厘米,先端長尾狀,基部圓截形而不對稱,基部下側一小羽片分離并明顯伸長,向上部深羽裂超過2/3;第二對羽片披針形,長8-10 厘米,基部寬約2.5厘米,先端長尾狀,基部圓截形,深羽裂達到2/3;基部下側較大的小羽片披針形,長4-5厘米,基部寬1-1.3厘米,短尖頭,基部闊楔形,深羽裂達1/2;裂片8-10對,間隔1-1.5毫米,斜向上,闊披針形,長約1厘米,基部寬約毫米,鈍頭,全緣并于干后略反卷。葉脈分離,羽狀,小脈5-6對,斜上,通常單一,上面不明顯,下面稍隆起。葉厚紙質,干后褐綠色,上面疏被有關節的灰白色長毛,下面光滑;葉軸、羽軸及小羽軸暗禾稈色,兩面及主脈下面密被有關節的曲折的灰白色長毛。孢子囊群圓形,每裂片有3-5對,生于小脈頂端,靠近葉邊;囊群蓋圓腎形,全緣,光滑,膜質,黑褐色,宿存。
分布產地:特產海南9保亭)。
生長特點:生山坡密林下水旁陰濕處。
主要價值:
培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