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梨介紹
別名:杜梨
科、屬:【薔薇科】,【棠梨屬】
拉丁名、英文名:Pyrus betulaefolia Bunge
特征形態:落葉喬木,枝常有刺。株高10米,枝具刺。葉菱狀卵型至長圓型,長4~8厘米,寬2.5~3.5厘米,葉柄長2~3厘米。傘形總狀花序,有花10~15朵,花瓣白色,花柱2~3。果實近球形,直徑5~10毫米,褐色。花期4月,果期8~9月。
分布產地:在我國分布較廣,華北、西北、長江中下游流域及東北南部均有栽培。
生長特點:適生性強,喜光,耐寒,耐旱,耐澇,耐瘠薄,在中性土及鹽堿土中性土及鹽堿土中均能正常生長,筆者所在地區土壤含鹽量為0.4%,pH值為8.5,但未經改土及客土等技術措施,所種植的杜梨均能生長旺盛。
主要價值:不僅生性強健,對水肥要求也不嚴,加之其樹形優美,花色潔白,在北方鹽堿地區應用較廣,不僅可用作防護林,水土保持林,還可用于街道庭院及公園的綠化,是值得推廣的好樹種。無食用價值。
培育技術:繁殖以播種為主,亦可壓條,可于秋季采種后堆放于室內,使其果肉自然發軟,期間需經常翻攪,防止其腐爛,待果肉發軟后,放在水中搓洗,將種子撈出,放在室內陰干,11月份土壤上凍前進行混砂貯藏,濕砂與種子之比為31,拌勻后放在室外背陰的貯藏池內,為防止種子脫水,可再蓋10厘米左右的濕砂,來年春季解凍后,要及時翻攪,以防霉爛變質,時間為每天一次,種芽露白后,及時播種,20天左右即可發芽,5年左右可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