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錦介紹
別名:紅絲草,奶疳草
科、屬:【葡萄科】,【地錦屬】
拉丁名、英文名: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ieb. et Zucc.) Planch.
特征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莖纖細(xì),匍匐,近基部分枝,帶紅紫色,無毛。葉通常對(duì)生,矩圓形,基部偏斜,邊緣有細(xì)鋸齒,綠色或帶淡紅色,兩面無毛或有時(shí)具疏生疏毛。杯狀花序單生于葉腋;總苞倒圓錐形,淺紅色,頂端4裂,裂片長三角形;腺體4,橫矩圓形,具白色花瓣?duì)罡綄傥铩W臃?室;花柱3,2裂。蒴果三棱狀球形,無毛;種子卵形,黑褐色,外被白色蠟粉,長約1.2毫米,寬約0.7毫米。
分布產(chǎn)地:原產(chǎn)于亞洲東部、喜馬拉稚山區(qū)及北美洲,在我國分布極廣,日本也有分布。我國遼寧、河北、陜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云南、福建都有分布。
生長特點(diǎn):性耐寒,喜陰濕,在雨季,蔓上易生氣生根。在水分充足的向陽處也能迅速生長。唯在大陸性氣候地區(qū),植于南墻和西墻者,燥熱季節(jié)易出現(xiàn)焦葉現(xiàn)象。對(duì)土壤適應(yīng)性很強(qiáng)。多攀援于巖石、大樹或墻壁上。
主要價(jià)值:地錦主要用于園林和城市垂直綠化,若使其攀緣附于巖石或墻壁上,則可增添無限生機(jī)。枝繁葉茂,炎夏蒼翠欲滴,覆滿墻壁;入秋,紅葉斑爛,奪目十里。因此植于住宅、辦公樓、宿舍的墻壁,圍墻以及園林中建筑物附近均宜。如使矮小平房建筑攀附地錦,則濃蔭如蓋,不僅美觀,且為室內(nèi)帶來不少爽意。
培育技術(shù):可采用播種法、扦插法及壓條法繁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