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絲球竹介紹
別名:吊絲球竹
科、屬:【禾本科】,【綠竹屬】
拉丁名、英文名:Dendrocalamopsis beecheyana (Munro) Keng f.
特征形態:主干高稍彎曲,高16米,直徑粗約為9.5厘米,頂端稍彎垂;稈高8-12m,徑6-10cm,頂端彎曲弧形,下垂呈釣絲狀,節間長30-35cm,壁厚1.5—2厘米,幼時被白粉和易脫落的稀疏微毛;稈基部數節的稈環上有根點及毯毛狀毛環。籜鞘長圓口鏟形,背面貼生深棕色或黑色刺毛,以基部較密集;籜耳細小,反曲,邊緣遂毛曲折,細弱;籜舌顯著伸出,高4-5mm,頂端截平形,邊緣齒狀;籜葉卵狀披針形,略反轉或直立,背面無毛,腹面被深棕色或絲白色細毛。葉片矩形狀披針形,大小變化大。竹材堅硬,可作建筑、生排、水管等。筍肉肥厚、味美。
分布產地:廣西、廣東、海南等地,常見于河岸、村邊和路旁。為常見栽培竹類。
生長特點:暫無
主要價值:筍供食用;竿劈篾編制粗大竹器等。
培育技術: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