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黃果介紹
別名:蛋黃果
科、屬:【山欖科】,【果欖屬】
拉丁名、英文名:Lucuma nervosa
特征形態:常綠小喬木,高7~9米,樹冠半圓形或圓錐形;主干、主枝灰褐色,樹干堅韌,樹皮縱裂,嫩枝被褐色短柔毛。葉互生,螺旋狀排列,厚紙質,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26~35厘米,寬6~7厘米;葉緣微淺波狀,先端漸尖;中脈在葉面微突起,在葉背則突出明顯。花聚生于枝頂葉腋,每葉腋有花1~2朵;花細小,約1厘米,4~5月開花。肉質漿果,形狀變化大,果頂突起,常偏向一側;未熟時果綠色,成熟果黃綠色至橙黃色,光滑,皮薄,長5~8厘米,果肉橙黃色,富含淀粉,質地似蛋黃,且有香氣。
分布產地:蛋黃果原產古巴和南美洲熱帶,我國廣東、廣西、云南南部和海南有零星栽培。
生長特點:
主要價值:
培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