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山方竹介紹
詳細大明山方竹的別稱:,拉丁名:Chimonobambusa damingshanensis Hsueh et W. P. Zhang。大明山方竹竿直立細長,高l,5—2米,直徑6—8毫米,綠色或帶淡紫褐色,瘤狀氣生根不甚明顯或僅在竿的第一和第二節有之;節間圓筒形,長10-13厘米,初密被白色短柔毛,后變無毛,節處下方密生一圈乳黃色絨毛環,竿壁厚,幾近實心;竿環自竿第一節起明顯突起,但脊處無縫線;籜環較平坦,留有籜鞘基部殘留物,其上密被褐色絨毛;節內長3—4毫米;竿每節生長1—3枝,枝條的節下密生白色絨毛。籜鞘薄紙質至紙質,宿存在竿上,通常長于其節間,背面密被黃褐色貼生的短刺毛,尚有紫褐色的大型斑塊,邊緣的纖毛易脫落;籜舌低矮,圓拱形,邊緣有纖毛;籜片小,易落,三角形,長3—4毫米,寬2毫米。末級小枝具4—6葉;葉鞘光滑,帶紫色,鞘口繼毛長達11毫米;葉舌發達,高達6毫米,全緣;葉片呈披針形,長15-18厘米,寬11—13毫米,次脈4或5對,在葉下表面顯著隆起。具花小枝之基部有苞片4—5片(標本所見的系殘存花枝);外稃紙質,卵狀披針形,長10毫米,寬3—4毫米,先端漸尖呈芒狀小尖頭;內稃短于其外稃,長6—7毫米,先端2裂;子房橢圓形,花柱短,近基部即分裂為2條羽毛狀的柱頭。果實未見。。大明山方竹生于海拔1300米處。

手機掃一掃即可關注
免費查看大明山方竹供求信息,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