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花介紹
別名:袋鼠花
科、屬:【苦苣苔科】,【袋鼠花屬】
拉丁名、英文名:Anigozanthos flavidus
特征形態:多年生草本,具有較短的根莖,株高40~120厘米。枝葉叢生狀,葉披針狀條形,葉色灰綠。頂生總狀花序,唇形花冠,酷似袋鼠爪;花莖常有分枝,被有絨毛,花色有橙黃、黃色、紅色、綠色等,花期春夏。
分布產地:原產澳洲的西南部。
生長特點:生長適溫20~22℃。12月至翌年2月低溫時,應減少澆水。
主要價值:適于立式盆栽或吊缽栽培,必須經常修剪,使株型豐滿。在溫暖的南方,可以用作花境;切花應用最為普遍。
培育技術:栽培要點 播種,發芽溫度為13~18℃,種子壽命較短。也可分株。生長在陽光充足場所。半耐寒,需冷室(0℃以上)越冬,冬季保持干燥。采用培養土,常用3份腐葉土、1份園土和1份沙混合。每月一次施用復合肥料,生長期提供充足水分,并保持土壤排水良好。秋冬季節需覆蓋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