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枝梅介紹
別名:垂枝梅
科、屬:【薔薇科】,【李屬】
拉丁名、英文名:Prunus mumevar. pendula
特征形態:枝自然下垂或斜垂,花有紅、分、白各色
分布產地: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
北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區(主要城市:南京、揚州、鎮江、南通、常州、無錫、蘇州、合肥、蕪湖、安慶、淮南、襄樊、十堰)
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區(主要城市:武漢、沙市、黃石、宜昌、南昌、景德鎮、九江、吉安、井岡山、贛州、上海、長沙、株洲、岳陽、懷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陽、邵陽、桂林、溫州、金華、寧波、重慶、成都 、都江堰、綿陽、內江、樂山、自貢、攀枝花、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昆明、大理)
生長特點:陽性,喜溫暖氣候,較耐旱怕澇,壽命長
主要價值:庭植觀賞、片植、盆景
培育技術:一、砧木苗的培育:采用播種繁殖法。時間在11一12月間進行,第二年春加強實生苗的肥水管理,任其快速長高,不必摘心,但須將萌發的側枝剪除,第三年春在枝頂按方向均勻留取3—4個側枝作為嫁接垂枝梅之用。如果實生苗長得瘦弱低矮,須留待來年嫁接之用。二、嫁接的方法:采用方塊芽接法。時間約在7月中下旬進行。母本應選開花繁盛、樹勢健壯的垂枝梅,在其上剪取芽實飽滿長勢良好的當年生枝條作為接穗,在接穗上削長約1.5厘米、寬約1厘米的方塊形芽片,接芽先不取下,靠著砧木按照接芽上下口距離,距離枝條基部5—8厘米處橫割枝條皮層,然后將接芽取下裝入,使右面的切口互相對齊。在接芽左方將貼木皮層切去一塊,留下的砧木皮包接芽,最后用塑料布綁扎。嫁接時應避免造成接芽向同一方向萌發的現象。三、嫁接后的管理:芽接活后,不要剪貼,經過一個月后去綁,這有利于防止當年接芽萌發。因為第二年春萌發的芽之長勢比當年萌發的強,而且減少了冬季短截的工作。因此,芽接時期在7月中下旬期間以較遲為好。第二年春剪砧,當垂枝枝條長到1米左右時就進行摘心處理,控制其生長,以便提前進行花芽分化。由于梅花具有較多的不定芽及隱芽,砧木會在不同時間產生大量萌芽,應隨時將其抹去,以免養分消耗。只要管理得道,用此法得到的垂枝梅開花率可達90%以上。如果苗圃內有現存的3—4年生、高1.5米左右的梅花實生苗,通過修剪、嫁接,第二年就可得到成型開花的垂枝梅。其修剪方法為:頭年冬天在1.5米以上的高度處,按方向,均勻選取3—4分枝留1—2芽進行短截,翌春這些選留的芽萌發的枝條就作嫁接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