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氏甜龍竹介紹
詳細勃氏甜龍竹的別稱:,拉丁名:Dendrocalamus brandisii (Munro) Kurz。勃氏甜龍竹竿高10—15米,直徑10—12厘米,梢端下垂乃至長下垂,在高2米以下的各節環列氣根;節間長34—43厘米,幼時被以縱行排列的白色絨毛,壁厚3厘米;竿環不隆起;節內長2厘米,節內和節下方均具一圈灰白色至棕色絨毛環;主枝1,甚發達,惟有時可無主枝,其余枝條纖細,能向外翻而包圍竿節四周。籜鞘早落,革質,紅棕色至鮮黃色,背面具白色短柔毛;籜耳小;籜舌高1厘米(原記載0.5-0.7時),上緣深齒裂;籜片外翻或近于直立,基部寬為籜鞘口部寬1/3—1/2。葉鞘外面貼生白色小刺毛;葉舌高1.5—2毫米;葉片大小有變異,長23—30厘米,寬2.5—5厘米,下表面具柔毛,次脈10一12對。花枝呈鞭狀,節間長2.5—3.8厘米,一側扁平,密被銹色柔毛;花枝各節叢生假小穗5—25枚,成簇團時其球徑為1.3-1.8厘米;小穗卵圓形,略具微毛,長7—9毫米,寬4—5毫米,紫褐色,先端鈍,含2—4朵小花;穎1或2片,長4毫米,寬3.5毫米,具10脈,先端具小尖頭;外稃類似穎片,長5—6毫米,具16—20脈;內稃背部具2脊,脊上生纖毛,脊間寬1.6毫米,具3脈,先端尖或具2尖頭;鱗被常缺,但有毫米;葉片長16—20厘米,寬1.5—2.5厘米,下表面的基部生有白色柔毛,次脈6—9對。花枝的節間長3—6.5厘米,一側具溝槽,密被繡色絨毛,每節著生5—25枚假小穗,其簇團的直徑為1—1.8厘米;小穗具微毛,含2或3朵小花,全長7—8毫米,寬2—3毫米;穎2片,長4毫米,寬4.5毫米,有光澤,兩面均具微毛,背脊的上部具長纖毛,邊緣亦生纖毛;外稃與穎相類似,長5.5—7毫米,寬4—5毫米,具15脈,先端具小尖頭,其長為0.2-0.5毫米;內稃與外稃近等長,背部具2脊,脊上生纖毛;花藥長3—4毫米,成熟時伸出花外,先端具細小尖頭;花柱細長,無毛;柱頭單一,與花柱近等長,羽毛狀。果實未見。。勃氏甜龍竹

手機掃一掃即可關注
免費查看勃氏甜龍竹供求信息,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