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柳介紹
詳細簸箕柳的別稱:,拉丁名:Salix suchowensis W. C. Cheng ex G. Zhu。簸箕柳灌木。小枝淡黃綠色或淡紫紅色;無毛,當年生枝初有疏絨毛,后僅芽附近有絨毛;葉披針形,長7-11厘米,寬約1.5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細腺齒,上面暗綠色,下面蒼白色,中脈淡褐色,側脈呈鈍角或直角開展,兩面無毛,幼葉有短絨毛;葉柄長約5毫米,上面常有短絨毛;托葉線形至披針形,長1-1.5厘米,邊緣有疏腺齒。花先葉開放,花序長3-4厘米,無梗或近無梗,基部具鱗片,軸密被灰絨毛;苞片長倒卵形,褐色,先端鈍圓,色較暗,外面有長柔毛;腺體1,腹生;雄蕊2,花絲合生,花藥黃色;子房圓錐形, 密被灰絨毛,子房柄很短至無柄,花柱明顯,柱頭2裂。蒴果有毛。花期3月,果期4-5月。。簸箕柳枝條強韌,供編柳條箱、筐籃、農具等用,又可作固砂樹種,是一種有發展前途的經濟植物,常用插條繁殖。:喜光,不耐蔽陰,好潮濕,稍耐鹽堿,在石灰質沖積土、半沙荒地上都能生長,萌芽力強,生長迅速。 生境:沖積平原, 村邊, 溝邊, 河邊, 渠邊, 水邊, 溪邊, 鹽漬地, 栽培。

手機掃一掃即可關注
免費查看簸箕柳供求信息,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