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酸腳桿介紹
別名:
科、屬:【野牡丹科】,【酸腳桿屬】
拉丁名、英文名:Medinilla septentrionalis (W. W. Smith) H. L. Li
特征形態:灌木或小喬木,高1—5(-7)米,有時呈攀援狀灌木,分枝多;小則枝圓柱形,無毛。葉片紙質或堅紙質,披針形、卵狀披針形至廣卵形,頂端尾伏漸尖,基部鈍或近圓形,長7-8.5厘米,寬2—3.5厘米,邊緣在中部以上具疏細鋸齒,基出脈5條,葉面無毛,脈下凹,背面多少具秕糠。脈隆起;葉柄長約5毫米,聚傘花序腋生,通常有花3朵,稀1或5朵,長3.5—5.5厘米,無毛,總梗長1-2.5厘米;花梗長不到1毫米;花萼鐘形,長4—4.5毫米,密布小突起,具極疏的腺毛或幾無,具鈍棱,裂片不明顯,有小突尖頭;花瓣淺紫色或紫紅色或粉紅色,三角狀卵形,頂端鈍急尖,下部略偏斜,長8—10毫米;雄蕊4長4短,長者花絲長約4.5毫米,花藥長約7毫米,短者花絲長約3毫米,花藥長約6毫米,花藥基部均具小瘤,藥隔基部均微伸延呈短距;子房卵形,頂端具4波狀齒。漿果壇形,長約7毫米,直徑約6毫米;種子楔形,密具小突起。花期6—9月,果期2—5月。
分布產地:產滇西南至滇東南,我國廣西、廣東亦有。
生長特點:海拔500—1760米的山谷、山坡密林中或林緣蔭濕的地方
主要價值:
培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