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一自然 一樹一故事
——浙江天臺5條古樹主題線路探秘
古樹名木是植物“活化石”。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現(xiàn)有古樹名木7100多株,占全市古樹名木總量的45%。近年來,天臺通過修剪、清創(chuàng)、填補、防腐、撐護、復壯等一系列科學措施,讓古樹煥發(fā)蓬勃生機。其中,“東南西北中”5條古樹主題線路各具特色,可謂一樹一景,盡顯自然與文化之美。
“東線”即蒼山頂—張家山—橫山—泳溪湖—半山—大橫線。這是一條生態(tài)探險之路,從蒼山頂出發(fā),可觀300萬年前冰川時期的地質(zhì)遺跡“石浪”邊上的野生櫻花,可與諸多古樹相遇,如全縣最古老的銀杏、香飄四溢的金桂、明代的紅豆杉,以及兩株同根生長、相依相偎500年的“抱娘樟”。此線四季美景各異,可領略大自然的千變?nèi)f化。
“南線”即山頭鄭—前楊—南黃古道—東畚—下杜線。山頭鄭村口有“元樟”作揖相迎。“五樟園”內(nèi)古樟林立,其中一株520歲的老樟樹枯木逢春,展現(xiàn)出頑強的生命力。南黃古道是與北京香山齊名的“全國八大賞楓基地”之一,東畚嶺有5株200多歲一字排開的古柏,下杜村有2株古樟聳立在拱橋兩端,相得益彰。此線秋末冬初層林盡染,是一年中最美的時節(jié)。
“西線”即婁金崗—東江—巖坦線。這是一條穿越時空的綠色長廊,明代苦櫧掛果累累,百年油茶王香飄四溢,銀杏獨立,香榧群落珍稀,四季風光各異。此線可一覽寒山湖、龍溪水庫“高峽出平湖”的美景,還有獨一份的胖頭魚。
華頂千年云錦杜鵑王
“北線”即天封—華頂—四姑坪—萬年寺—前岙線。徐霞客兩度留宿之地,沙樸古木參天,華頂國家森林公園古樹參天,有全縣最高的楓香,有“千年云錦杜鵑王”,柳杉林立,山楂王果實累累。前岙村風水林中,藍果樹與望天檀訴說著古老的故事。夏日杜鵑盛放,燦若云霞;冬日霧凇似玉,晶瑩剔透。華頂日出與云海奇觀等壯麗的自然景觀,吸引無數(shù)游客前來探訪。
佛隴崗古樹群
“中線”即天臺山大瀑布—國清寺—高明寺線。從天臺山大瀑布附近的東岙村啟程,仿佛步入了一幅幅流動的山水畫。宋代大詩人陸游所栽的苦櫧巍然屹立,古老的苦櫧歷經(jīng)800多年風雨,仍青翠依舊。國內(nèi)五大古梅之一——千年隋梅暗香浮動。更有43處古樹群掩映其間,唐樟宋柏,古韻悠長。此條線路可春賞梅花,秋覽秋色,聆聽暮鼓晨鐘,品味素齋之雅,是一次凈化心靈之旅。
這5條線路,不僅是天臺古樹文化的生動展現(xiàn),更是自然與人文和諧共生的美好見證,讓每一位探訪者都能在綠意盎然中感受自然的神奇與美好。
(天臺縣林業(yè)局,轉(zhuǎn)載自中國綠色時報)
公眾號 |
手機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