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苗木供應信息 | 苗木求購信息 | 苗木報價 | 苗木品種 | 園林新聞 | 園林助手 | 苗木圖片 | 植物庫 | 園藝 |
最早記載“永春梅”的是《蘭蕙同心錄》:“赤蕙永春梅:丁亥新種也。產富陽砂石山。花與元字相仿,而邊更緊。山客阿永攜來,為吳幼云太守所得,郵寄屬余贈名。余以花似元字,蓋元為春首,富陽又在富春,又為阿永尋得,故名永春。花光轉綠,肉厚,質糯,佳種也。葉闊環,較一品稍狹,草四管,均鋪盆面,則花更高,而神更得矣。”并留下許霽樓的題句:“自從砂石托靈根,不是孤山亦返魂。王者香兼高士骨,春風吹到武林門。漫誤癯仙下富春,亭亭玉立證前因。一枝占盡搜羅福,季子多金實可人。頭圓邊緊瓣端凝,元字依稀不足憑。我欲紹興招阿永,問花何故贈延陵。晶瓶花樣寄來評,更索留圖兼定名。擇得永春該大意,一時佳話滿杭城。” 我們先看《蘭蕙同心錄》中記載的“永春梅”共有多少內容: 一、花品:“赤蕙”,“花與元字相仿,而邊更緊”,“花光轉綠,肉厚,質糯,佳種也。葉闊環,較一品稍狹,草四管,均鋪盆面,則花更高,而神更得矣。”頭圓邊緊瓣端凝,元字依稀不足憑。”關于“永春梅”的花品,容后再詳析。 二、時間、地點、人物:“丁亥新種也。”丁亥年應是光緒丁亥年即公元1887年。如果再向前推60年,稱不上新種。《蘭蕙同心錄》成書于1865年,看起來似乎有點矛盾,其實不然。《蘭蕙同心錄》成書于1865年,正式出版是1891年,這期間必定進行了修改補充。下山地點是“富陽砂石山。”砂石山具體在富陽何處?由于其不見經傳的名山大川,多為當地眾多山丘的一個民俗稱呼,故很難考證。“山客阿永攜來”,山客通常稱為山采人或販草之人,故難說就是阿永山采。但阿永是紹興人,有詩中“我欲紹興招阿永”為憑。“為吳幼云太守所得”,《蘭蕙同心錄》中多次提到吳幼云,例如春蘭“碧蕖”、“青筱”均為“吳幼云太守得”;蕙花“潘綠梅”“從吳太守處來”、“元字”“此花從幼云公祖處攜來”、“逢春梅”“接杭省吳幼云太守,以花樣相示”、“團荷”“據吳幼云太守云:是杭城三元坊粲花室主(邵芝巖)所植”,等等。文中三元坊粲花室主是指邵芝巖。吳幼云應當是當時杭州城的藝蘭家,官至太守,故稱其為公祖。明清時期,士紳稱知府以上的地方官為“祖公”或“公祖”。王士禎《池北偶談·曾祖父母》:“撫、按、司、道、府官曰公祖”。宋朝以后,太守是指知府、知州而言。按清朝官制,省以下為府,設知府、同知、通判等官。知府位從四品,是地方一個不小的官。 三、名稱的來歷:“余以花似元字,蓋元為春首,富陽又在富春,又為阿永尋得,故名永春。”——說得夠明白了。 四、根據《蘭蕙同心錄》中記載的情況,“晶瓶花樣寄來評,更索留圖兼定名”來看,許霽樓當時得到的僅為花樣而并無此種。“為吳幼云太守所得,郵寄屬余贈名。”這里的“屬”并不是歸屬的意思,應作為“系”或“是”字解,即寄來花樣,是我贈的“永春”名字。吳幼云將花樣寄于許霽樓,或讓許霽樓為新花命名的事,在《蘭蕙同心錄》中多有記載,例如“碧蕖”“吳幼云太守得,索余贈名。”“潘綠梅”“此樣從吳太守處來。”“逢春梅”“接杭省吳幼云太守,以花樣相示”等等。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蘭蕙同心錄》中對“永春梅”的出身歷史記載得較為詳盡。但是,自《蘭蕙同心錄》以后,“永春梅”在蘭界消失120余年。這期間,《蘭言述略》、《蘭蕙小史》、《續蘭蕙同心錄》、諸、姚的《蘭花》、沈氏的《蘭花》、《五十年藝蘭經驗談》、吳應祥的《中國蘭花》、《韶興蘭文化》、《江浙蘭蕙》等著名蘭著均沒有提到此種。難道“永春梅”真的在蘭界消失了嗎? 1999年出版的《中國蘭藝蘭百問》重新提起“永春梅”,2002年的《蘭蕙寶鑒》、2003年《蘭蕙小史新版》、2004年的《夏蘭》均有“永春梅”的介紹。《中國蘭藝三百問》在“永春梅”花品介紹中說: “永春梅”“葉性半垂,曲線優美,葉質厚,葉面有光澤,葉幅中等寬度,葉溝呈淺V字形。花苞為水銀紅殼色,第3片包衣有綠彩漸次層層轉綠,花梗細圓挺拔,花柄長,著花7~9朵,外三瓣收根圓頭緊邊,分窠蠶蛾捧,執圭舌,花形極似元字,花色比元字翠綠鮮艷。花瓣質厚糯。花品在元字和端梅之上,真赤轉凈綠之上品佳種。流傳極少,十分珍貴。”其它蘭著的“永春梅”花品介紹與《中國蘭藝三百問》基本相同。 除了《蘭蕙同心錄》留下一幀白描圖以外,其它蘭著中共留下三幀“永春梅”彩照,《中國蘭藝三百問》中是陳學祥栽培的“永春梅”彩照;《蘭蕙寶鑒》、《蘭蕙小史新版》、《夏蘭》留下來劉長松栽培的同一張“永春梅”彩照,《夏蘭》中標明為陳誨蛟供照;《夏蘭》中還留有另一幅戴永林栽培、吳洪喜攝影的“永春梅”彩照。其它的“永春梅”彩照也有,例如2003年宜興蕙蘭展上蘭友們拍攝的“永春梅”彩照,與此展拍賣所拍攝的“詠春梅”彩照為同一個花主;嚴雄飛先生在也曾在中國蘭花網論壇中貼出“永春梅”的花芽照片來。2003年在宜興蕙蘭展上拍賣會上所拍攝的“永春梅”彩照,在某些網站上有介紹,眼下無法查到文字部分的作者,很抱謙。且錄之于下: “永春梅的葉姿比元字更秀逸而具靈氣。由于是赤轉綠蕙花色凈綠俏麗。元字是赤蕙花色泛淡粉紫而微渾。花色上永春勝過元字給人有翠綠清麗之感。花形上兩種同是梅形水仙,永春的外輪三瓣收根放角,緊邊,平肩,合抱,線條清晰挺拔。蠶蛾捧執圭舌與外輪相配更協調。元字外輪三瓣收根,圓頭,微緊邊,平肩,主瓣挺直合抱不夠,線條走弧線與執圭舌相配并不十分協調。因此永春之品勝出元字。許霽樓不愧為清朝蘭藝一代大家,評花十分精致老道。永春梅由于歷史的原因流傳量十分稀少,而且沒有東渡日本。我國文革后此種幾乎散失淹沒。少量流傳于常熟與宜興市1~2位蘭友家中,卻又無人識知品名。2000年經周煥根、沈雪寶、丁永康等較有實踐經驗的蘭友核對古蘭譜反復鑒定方確認。這次亮相拍賣當為愛蕙者夢求之滿足。然數量稀少不知誰能拔得頭籌歸。” 雖然我不知道這段文字的作者是誰。但是文中對“永春梅”的文字描述及修辭十分精彩,但是在文章旁所附的“詠春梅”彩照卻十分令人困惑。據說這幀彩照的花與2003年宜興蕙蘭展上的“永春梅”為同一花主。在蘭展上蘭友們對“永春梅”的展品議論很多,有人說像“江南新極品”;有人說像“解佩梅”,有人說確實是“永春梅”等等。當然現在基本觀點趨于一致了。我們且不去議論此花到底像哪一個老種,但從舌瓣的形態來說便很難說是“執圭舌”,如果說是大如意舌或龍吞舌似乎更貼切。當然問題并非如此簡單,照片僅記錄了花開的一瞬間,由于不同花期中花形的不同變化,導致蘭友們對此種認定的困惑。雖然兩次蘭展上此種都曾展出過,但對它是否就是“永春梅”的疑問,卻總是揮之不去。 “永春梅”的最大特點舌瓣是執圭舌,老種蕙花中這種舌形的代表是“元字”。除了“元字”、“永春梅”以外,老種赤蕙中還有一品執圭舌品種的記載,即“萃華梅”,《續蘭蕙同心錄》與《佚名蘭蕙圖譜》有載,可惜此種也不見傳。這樣,我們通過執圭舌的共同點,使區別的范圍縮小了。此事應從源頭說起。許霽樓的“永春梅”“花樣”來自于吳幼云,許霽樓的“元字”“此花從幼云公祖處攜來。”應該說許霽樓與吳幼云對“永春梅”和“元字”還是一清二楚的,不可能出現品種記載失誤的情況。《蘭蕙同心錄》在記載“永春梅”草型時說:“葉闊環,較一品稍狹,草四管,均鋪盆面,”這里面所記載“永春梅”草型有兩點可以參照,其一,“葉闊環”,“均鋪盆面”,也就是說草形彎垂,葉端可彎垂到盆面。現在“永春梅”從提供的彩照來看,其葉片呈半垂狀,與《蘭蕙同心錄》在記載“永春梅”草型似乎有差異。但是通過下山蘭的栽培實踐中發現,下山蘭馴化過程中,一是草長的明顯縮短,二是新草的直立性見強。《蘭蕙同心錄》記載的“永春梅”“草四管”的草型是剛下山的草型,因此與馴化后的草型是有一定區別的。當然應當說“永春梅”老草的形態應當是彎垂的,這一點是無法改變的;其二,“永春梅”“較一品稍狹”,這一點與“元字”的差異是很大的。“大一品”葉寬是在1~1.2cm之間,比一品“稍狹”,應1cm左右;“元字”葉寬1.3cm,最寬的可達1.5cm,“與程梅相仿佛”。這也是《蘭蕙同心錄》所提供的“永春梅”與“元字”的草型最明顯的區別。從花品上來看,《蘭蕙同心錄》對“永春梅”與“元字”的區別留下的并不多,其一,“花與元字相仿,而邊更緊。”蘭花的緊邊主要是指外三瓣瓣緣,瓣緣愈緊,其外瓣愈顯拱抱,瓣端更易成兜形。使花形更加緊湊,緊致有神。其三,“頭圓邊緊瓣端凝,元字依稀不足憑。”認為花品應在“元字”之上。《蘭蕙同心錄》中對“永春梅”與“元字”的區別大致也就這些。 《蘭蕙小史新版》中在〔元字、永春執圭舌〕一章里有較為詳細的“永春梅”與“元字”的區別,現摘其部分,照錄如下: 1、花葶均渾圓挺拔,都超出葉架,元字花莖較粗,淺紫色,小花柄淡紫紅色;永春梅花莖細,燈草桿,花莖綠色,小花柄淺紫,每莛著花9~11朵(元字著花少,每葶5~7朵)。 2、外三瓣皆長腳圓頭,瓣厚質糯,主瓣凌空上蓋,兩側萼左右平伸;相比較,永春梅花形比元字小些,兩側萼邊更緊呈拱抱狀,花色比元字更翠綠。 3、兩者皆為起兜的捧心,掩護著散發幽香的蕊柱,元字為半硬捧心,圓整光潔,捧上有淡淡的紫紅暈,捧前端有隱約的拇指形;永春梅為蠶蛾捧心,翠綠色。 4、唇瓣都是執圭舌,舌面上的紅點,元字成塊狀,色彩更艷麗,舌前端呈金黃色。 應當說上述的記述對區別“永春梅”與“元字”是很有幫助的。“永春梅”與“元字”的花苞也有一定的差別,根據“永春梅”與“元字”的花苞照片來看,“元字”花苞剛出土時殼尖有明顯的紫紅色,逐漸能看見鋒尖的白米粒,其苞型顯得短圓突尖;“永春梅”雖為赤殼,但受光后可見綠色,苞型圓潤但顯得順尖,而且苞尖空頭部能大一些。當然由于栽培和受光情況的不同,苞殼的變化受一定影響。《中國蘭藝三百問》中說“永春梅”“花苞為水銀紅殼色,第3片包衣有綠彩漸次層層轉綠”,可作為苞殼轉色的參考。但是“永春梅”與“元字”的區別只要抓住草型寬窄不同;外三瓣由于緊邊的程度不同,拱抱與上蓋的形態也不同;捧瓣的光潔蠶蛾捧與抱拳捧(有姆指形的半硬蠶蛾捧)之間的差別,這些最明顯不同。區別“永春梅”與“元字”是不應成為問題的。 由于返銷種中“元字”與“南陽梅”品種的混亂,蘭販以返銷“南陽梅”抵頂“永春梅”的現象也是有的。我們從1937年日本的《蘭華譜》一直查到近代的日本蘭著,都沒有“永春梅”的記載,所以也根本談不上有返銷的“永春梅”流入國內。臺灣的《蕙蘭專集》中也僅存“永春梅”名稱的記載。至于以“解佩梅”、“江南新極品”或者“端蕙梅”等老種抵頂或混同“永春梅”的現象也時有發生。但是僅從舌型上便完全能夠分辨出來。 由于“永春梅”斷代時間較長,又無返銷種,是否存世爭論較大。這給鑒別認定帶來很大難度,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認定了的“永春梅”數量的增多和價格的降低,它們將走進更多蘭友們的蘭室中去。也許那時一切便會大白天下,也許正像蘭友們所言,恐怕真正的“永春梅”擺在你的面前,也未必認得出來。 文中所附“永春梅”單花照是在宜興蕙蘭展上由喻伯軍先生拍攝的,喻伯軍先生時說:“我拍這張照片的時候,跟花主進行過交談,也特地看了展廳中解佩的花和葉,進行比較,覺得此花與解佩有不少相似之處,但葉的差別還不小,所以仍然把它當作永春梅保存,只是在照片名稱旁邊打了個問號。” 喻伯軍先生對待蘭藝是非常認真的。關于此花有人認為是“解佩梅”的初花,單從舌型上來看與執圭舌似乎也存在著差異,那么它是否是不曾露面的《續蘭蕙同心錄》與《佚名蘭蕙圖譜》中提到的那個“萃華梅”呢? 《續蘭蕙同心錄》在介紹“萃華梅”時說:“赤蕙新種,乙丑年(1925年)諸暨人采樵至觀音崗掘得,杭州寶某閣主姚君手植。外三瓣圓頭緊邊,肉厚,肩平,色嫩綠,軟蠶蛾捧心,執圭舌。品格端正,洵上品也。”文中沒有葉形的描述,單從花上描述和一幀照片也是難以認定的。我把喻伯軍先生拍攝的打了個問號“永春梅”單花照現在貼在這里,敬請方家們鑒定。 “永春梅”真的傳世了嗎? 摘自《蘭花寶典》( 佚名)
|
|||||||||||||
|
|
| 若本站收錄的信息無意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謝謝! | |
求購染井吉野櫻
求購矮牽牛、玫紅
求購柿子樹
求購美麗木棉
求購原生香花槐
求購樸樹
求購廣玉蘭
求購金絲垂柳
求購木槿
求購山杏
求購紅花繼木、亮晶
求購黃連木
求購合歡樹
求購小葉黃楊40-35
求購娜塔櫟
求購60櫸樹
求購喜樹
求購碧桃、山桃
求購紅粉佳人
求購榆樹
求購柿子樹
求購黃榕球、灰莉球
求購白臘、法桐
求購白皮松
求購紅葉李
求購紅梅
求購紅楓
求購元寶楓
求購高接金枝槐、西府
求購香樟
求購李樹
求購樸樹
求購雞爪槭
求購金葉復葉槭、紅葉
求購紫花風鈴木
求購紅葉碧桃
求購日本晚櫻、西府海
求購法桐
求購國槐、白蠟
求購長枝榆
求購側柏
求購金葉復葉槭
求購七葉樹
求購國槐
求購國槐
求購杜仲
求購現款求購
3公分
求購黃櫨
求購紅寶石海棠
求購小葉欖仁、鳳凰木
衛矛籬價格
本衛矛籬價格
本地衛矛籬價格
膠州衛矛籬價格
膠東衛矛籬價格
小葉衛矛籬價格
尖葉衛矛籬價格
常綠衛矛籬價格
冬青衛矛籬價格
常青衛矛籬價格
中華蚊母小杯價格
中華蚊母大杯價格
亮金女貞小杯價格
紅花繼木小杯價格
衛矛綠籬苗價格
諸葛菜種子價格
二月藍種子價格
藍香芥種子價格
高桿木芙蓉價格
爬山虎價格
叢生紫荊價格
紫荊價格
金邊黃楊袋苗價格
二月蘭種子價格
蘭香芥種子價格
諸葛菜種子價格
紅花草種子價格
紫云英種子價格
瓜子黃楊球價格
瓜子黃楊球價格
小葉女貞籬價格
衛矛綠籬苗價格
金葉女貞籬價格
大葉黃楊籬價格
小葉黃楊籬價格
瓜子黃楊籬價格
復綠高羊茅種子價格
護坡高羊茅種子價格
四季青種子價格
牧草黑麥草種子價格
護坡黑麥草種子價格
復綠黑麥草種子價格
側柏種子價格
羅漢松種子價格
高桿女貞種子價格
大葉女貞種子價格
小葉女貞種子價格
女貞子價格
水臘籽價格
水蠟籽價格
重慶、湖北、湖南
全紅西洋杜鵑基地
今年春天采集的97
四川成都黃金香柳
16杯蚊母基地、蚊
40高蚊母工程苗、
30高蚊母小苗、16
20-40高鼠尾草杯苗
30高鼠尾草杯苗、
墨西哥鼠尾草杯苗
墨西哥鼠尾草小苗
20-30高鼠尾草基地
亮晶女貞杯苗地苗
亮晶女貞工程苗、
25高亮晶女貞雙色
30高亮晶女貞大杯
20-40高亮晶女貞成
紅繼木20-80公分高
紅繼木批發、貴州
20-70高紅繼木小苗
紅繼木地苗杯苗基
40高紅繼木小杯大
紅繼木多苗貨、12
2、30高紅繼木小苗
低分枝木芙蓉基地
50-300公分木芙蓉
1-3.5米高木芙蓉工
5-12公分木芙蓉基
高干木芙蓉籠子、
4-12公分木芙蓉綠
5-10公分木芙蓉基
10公分木芙蓉工程
20-200高爬山虎杯
20-150高爬山虎工
20-70高紅葉石楠綠
金邊黃楊條子苗子
金邊黃楊綠籬籠子
30-100公分高金邊
20-80高金邊黃楊袋
20-1米高金邊黃楊
80高金邊黃楊綠籬
1-2米高紫荊綠化苗
叢生紫荊籠子苗、
彩葉喬木夕陽紅點
精品小葉黃楊球、
今年新采975斤水蠟
1-5米高油麻藤基地
1.5米高油麻藤雙色
20-50高銀姬小蠟產
銀姬小蠟綠化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