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地柏,柏科圓柏屬的一種匍匐小灌木,高達75厘米,冠幅逾2米,貼近地面伏生,葉全為刺葉,3葉交叉輪生,葉上面有2條白色氣孔線,下面基部有2白色斑點,葉基下延生長,葉長6-8毫米;球果球形,內含種子2-3粒。原產日本。我國旅大、青島、廬山、昆明及華東地區各大城市引種栽培作觀賞樹。 形態特征 鋪地柏是一種矮小的柏科圓柏屬灌木,原生于日本南部。系柏科常綠匍匐小灌木,高達75厘米,冠幅逾2米。枝干貼近地面伸展,褐色,小枝密生。枝梢及小枝向上斜展。葉均為刺形葉,先端尖銳,3葉交叉互輪生,條狀披針形,先端漸尖成角質銳尖頭,長6-8毫米,上面凹,表面有2條白色氣孔帶,下面基部有二個氣孔,氣孔帶常在上部匯合,綠色中脈僅下部明顯,不達葉之先端,下面凸起,藍綠色,沿中脈有細縱槽。葉基下延生長;球果近球形,被,成熟時黑色,徑8-9毫米,有2-3粒種子;種子長約4毫米,有棱脊。匍匐枝懸垂倒掛,古雅別致,是制作懸崖式盆景的良好材料。 生長習性 喜光,稍耐陰,適生于濱海濕潤氣候,對土質要求不嚴,耐寒力、萌生力均較強。陽性樹,能在干燥的砂地上生長良好,喜石灰質的肥沃土壤,忌低濕地點。鋪地柏為溫帶陽性樹種,栽培、野生均有。喜生于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鈣質土壤耐寒、耐旱、抗鹽堿,在平地或懸崖峭壁上都能生長;在干燥、貧脊的山地上,生長緩慢,植株細弱。淺根性,但側根發達,萌芽性強、壽命長,抗煙塵,抗二氧化硫、氯化氫等有害氣體。耐蔭植物,喜陽光充足,但亦耐陰。有很強的耐寒、耐旱能力,忌低濕。適應性強,耐瘠薄,對土壤不甚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