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酸棗種子和南酸棗種學名: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Roxb.)Burtt et Hill 英文名:Axillary Southern Wildjujube科名:漆樹科 Anacardiaceae 【別名】五眼果、四眼果、酸棗樹、貨郎果、連麻樹、山棗樹、鼻涕果落葉喬木,高8—20米,樹皮灰褐色,縱裂呈片狀剝落。單數羽狀復葉,互生,長20-30厘米,小葉對生,紙質,長圓形至長圓狀橢圓形,長4—10厘米,寬2—4,5厘米,長漸尖,基部不等而偏斜,背面脈腋內有束毛;小葉柄長5—12毫米。雄花花瓣淡紫色,直徑3—4毫米米,組成長4—12厘米的圓錐花序;雌花較大,單生于枝條上部葉腋,具核。核嫩卵形,長2—2.5厘米,兩端圓形。花期4—5月,果期9—11月。 果熟呈土(金)黃色,成熟后自動掉落,可存放20~40天,野豬及食草食物吞食。果核與果皮間有較薄白色果肉可食用,果果肉酸帶甜,靠果核處酸,感黏滑粘稠狀(鼻涕果)。果核的有五小孔(五眼果、四眼果),核堅硬。種植時讓果實平放,5個孔中在下方的會長出根來,在上方的會長出莖部。1采種: 南酸棗9~10月果熟,當果皮由青變黃時敲落或自然掉落后拾取,堆放漚爛,搓洗去果肉,涼干混沙藏。每50公斤果實出種子15公斤左右,千粒重2250~3000克,發芽率60~90%。 1.2 育苗:分播種和埋根兩種,以播種為主。選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土壤為圃地,每施腐熟欄肥1000公斤。12月至翌年3月播種,播前用50℃溫水浸種1~2天。每播種40公斤,行距30厘米,株距15厘米左右,播種時種孔朝上,播后覆土厚度為3厘米。當幼苗展現對真葉時,選陰天結合間苗進行補株移栽。7月上旬后苗木進入生長旺盛期,應每隔15天開溝深施化肥1次,可結合雨后松土進行。8月中旬停止施氮肥,以控制苗木后期瘋長,提高苗木木質化程度,10月中下旬苗木停止高生長。1年生苗高1米以上,地徑1~1.5厘米,產苗7000~8000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