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濃,櫻花如雪。春風拂過枝頭,浦江縣浦陽江國家濕地公園櫻花大道邊的芝櫻蔓延開來,薄粉輕紅生機盎然,游客紛至沓來。位于國家濕地公園邊上的同樂村以櫻花為媒,借助優良的生態環境、厚重的文化底蘊、古樸的家風民俗等鄉村優質資源,打造集觀賞游玩、采摘體驗和共富集市于一體的“賞花+”經濟模式,趕赴這場鄉村振興的“春花”之約,為未來鄉村建設“錦上添花”。
以“花”引客,生態旅居鋪展詩意棲地。“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同樂村以早春“賞”櫻為機,深入挖掘游客“吃、玩、住、行”等旅居需求,不斷探索“賞花+”發展潛能。通過建設特色賞花步道、打造主題民宿餐吧、舉辦櫻花馬拉松、騎行等特色賽事、開發游園會等舉措豐富賞花體驗,以“花漾”項目吸引更多游客,深挖“賞花+旅拍”“賞花+康養”“賞花+體育”等文旅模式,讓櫻花既有“顏值”更有“價值”,將同樂村優質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助力夯實振興基石。
以“花”富民,共富市集解鎖振興篇章。“引進”客流還需“用好”人流。花開期間,每天有上千人次前來同樂賞櫻,而周末的流量更是成倍增長,據此同樂村乘勢推出“櫻花美食節”共富市集,在櫻花大道各路交匯點開辟攤位,鼓勵并組織村民經營櫻花麻糍、櫻花春茶、櫻花米釀等時節性特色美食,既讓游客嘗到“春天的味道”,更讓村民端穩“共富的飯碗”,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舌尖上的樣本”。
以“花”興業,親子漫游繪就未來圖景。“賞花經濟”始于櫻花,但不止于櫻花。為避免“櫻落空窗期”,打破物候對鄉村發展的季節性限制,同樂村依托“好時光樂園”親子娛樂場所的設施優勢,將賞花美學與兒童友好理念深度融合,構建“賞花+研學+親子”的復合發展模式。聚焦兒童成長開發“花漾課程”,提供物候學習、手工制作的實踐平臺;圍繞親子互動打造“四季花坊”,形成“一季一主題”的運營格局,提高家庭情感聯結,提升參與黏性。業態的創新為同樂村集體經濟的躍升提供了可持續的發展范本,同時浦陽街道也將聚焦更多農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繪就“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麗畫卷。
(浦江縣林業局)
公眾號 |
手機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