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進大墅鎮高山村的林下經濟“千村萬元”增收幫扶基地,十余名工人正井然有序地挖穴、施肥、種苗。“工人現在正在種植的是黃梔子4萬余株,預計3月初能全部完成全種類的林下中藥材種植。”基地負責人方建旗介紹說。
高山村“千村萬元”基地規劃實施面積300畝,2024年規劃申報,并經過現場核實、論證等程序后,于2025年組織實施建設,林下種植中藥材種類涵蓋多花黃精、前胡、梔子等,并同步配套了林區道路、生產作業便道、圍欄、消防水池等基礎設施建設,生產經營培管條件有了顯著改善。像這樣的基地還有楓樹嶺鎮周家橋村,基地負責人廖龍建介紹說:“我的基地規劃建設初期由于擔心投入資金大、周期長而缺乏信心,縣林業局、大墅林業中心站的同志多次來基地指導和規劃,還申請到了‘千村萬元’增收幫扶政策,給我們這些經營主體解決了實際困難,同時為后期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我們一定會把這塊基地搞好。”
“千村萬元”基地從規劃初期到后期產生經濟效益,至少需要三四年的時間,生產周期長、投資規模大等現實問題擺在了林農面前,為切實解決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現實難題,將“千村萬元”富民產業政策與鄉村振興有機融合起來,縣林業局在全縣范圍內通過項目申報,現場核實等程序,甄選有技術、有實力的實施主體,并下達了《關于淳安縣林業共同富裕試點縣林下經濟“千村萬元”增收幫扶項目實施計劃的通知》,精準施策,明確建設標準和要求,強化林業科技賦能,著力打造高質量、高標準的“千村萬元”基地,助推淳安鄉村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5年淳安縣林業局規劃了林下經濟“千村萬元”增收幫扶項目8個,總建設面積2400畝,因地制宜開展梔子、黃精、前胡、覆盆子等林下中藥材種植,預計產出后年產值可達450萬元,解決農村勞動力長期就業60余人。上坊村書記余利民表示:“以前村里守著林子沒收入,現在林下種中藥材,技術有人教、收入有分成,村集體經濟收入也壯大了,我們村集體每年多出來至少有3萬元的收益,后期中藥材產生的經濟效益我們還能按一定比例分紅,這是切切實實的強村富民政策。”
淳安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淳安有500萬畝林海,深入挖掘山林經濟發展潛能,有力高效推動林下經濟‘千村萬元’增收幫扶項目實施,將示范促動,有力拓寬村集體、林農增收渠道,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同時依托省林業專家‘四聯’幫扶機制,不斷提高增收幫扶過程科技賦能含金量,實現林下經濟量質齊升。”
有了政策、村集體的鼎力支持、技術的保駕護航,廖龍建、方建旗對發展的信心更足了,紛紛表示后期將積極參加技術培訓和現場實踐,用技術支撐基地的進一步發展。縣林業局產業科負責人介紹說:“后期我們將進一步總結高山村、周家橋村‘千村萬元’項目實施的經驗,著力打造‘千村萬元’特色產業帶,為鄉村振興提供可推廣、可持續的林業產業發展樣板。”
立足資源稟賦、探索共富模式,是淳安縣林下經濟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通過示范經營,激發林下潛能;科技賦能,實現產品提質增效;產銷對接,暢通多元化銷售渠道,精準把脈施策,提振發展信心,切實助力林農增收致富。
近年來,淳安縣林業局以林下經濟“千村萬元”增收幫扶項目為抓手,高質量推進“兩山”轉化工作,實現“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林業共富新愿景,同時將持續推動“林業標準地”“千村萬元”等林業共富新模式建設,為淳安林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截至目前,全縣林下經濟總面積達16萬多畝,年產值約6億元,累計有效解決2000余名山區林農實現家門口就業。
(淳安縣林業局)
公眾號 |
手機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