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市民小吳駕車途經濱江區時代高架橋下時驚喜地發現,這條城市交通動脈換上了一襲生態“新裝”。只見大道兩側綠樹成蔭,與周邊的綠地、高大喬木以及開花植物相得益彰,共同勾勒出高低錯落、景致迷人的花園式美景。
據悉,歷經半個月的精心打造,濱江區時代高架橋下綠化景觀帶已順利完成提質改造。此次改造結合科學化種植與智能化管養手段,對綠植進行了精準補種與翻種,進一步提升了高架沿線的景觀品質,成功塑造出一條“四季有景、三季有花”的生態廊道。
“這次改造的關鍵,在于針對高架橋下獨特的環境條件進行專項設計。”負責養護的濱和環境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道,改造過程中,先將老化以及生長態勢欠佳的苗木予以更換,隨后著重補植了八角金盤、南天竹等耐陰性強且葉色豐富的灌木,并搭配色彩斑斕的觀葉植物,營造出層次豐富的視覺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為兼顧景觀的觀賞性和植物所需的光照度,此次改造還依據橋體不同區域的遮陰程度,細致劃分出四個光照區域,合理調整了種植密度,確保每一株苗木都能獲得充足的生長空間;同時通過土壤改良和植物選配,構建起一套從耐陰灌木到觀花喬木的垂直綠化體系,讓整個景觀帶更具立體感與生態活力。
生態廊道,恰似流淌在道路、河流沿線的“綠色長河”,為城市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隨著最后一批苗木栽種完畢,這條橫貫城區的“空中綠廊”煥然一新。當車輛疾馳而過,乘客可在移步換景間盡情領略“車在綠中行,人在畫中游”的美妙意境,深切感受城市發展與自然生態和諧共生的獨特魅力。
除了時代高架下景觀“煥新顏”外,記者從高新區(濱江)綜合行政執法局了解到,今年高新區(濱江)將進一步加大城市綠化建設力度,對全區道路綠化進行巡查,計劃對六和路、江漢東路、丹楓路、東冠路等部分路段因綠化老化而出現的問題進行更新改造,目前具體方案正在設計中。
(杭州日報 記者 呂燁玨 濱江微融圈 吳瑾熠 來莉敏)
公眾號 |
手機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