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平湖市乍浦鎮西大街64號吳姓居民家中的百年牡丹“玉樓春”競相開放,70余朵粉色花朵,最大花朵直徑達20多厘米,或三五成群或一朵孤傲,千姿百態,煞是誘人。
吳姓居民家中這株牡丹品種為玉樓春,被乍浦人叫作牡丹之王。據吳家人講,這株“玉樓春”牡丹頗有來歷,是從新埭毛家引種而來的,距今已有108年歷史。先前,平湖市新埭鎮方溪有一位隱士叫毛廣,“玉樓春”牡丹就是毛廣種植的。
毛廣,是明朝成化年間甲辰科(1484年,明成化二十年)進士。明武宗賞賜毛廣宅第時,同時賞賜了“玉樓春”牡丹一株。毛廣將“玉樓春”牡丹從北京極樂寺移至新埭故里,栽植在毛府后花園內,迄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如今,毛氏宅第早已蕩然無存。“玉樓春”也因三十年前毛氏后裔管理不善,遭遇蟲害侵蝕,枯爛而死。
慶幸的是,牡丹之王“玉樓春”并沒有消失。大約一百多年前,乍浦有個青年彈絮匠,名叫吳阿華,他平日走村串戶,以彈棉花為業。一次,他來到了新埭,為毛家彈制棉絮。毛家是大戶人家,棉被、棉袍、棉衣挎,人多量大,吳阿華足足彈了一個多月。因彈工講究,手藝出眾,吳阿華深受主人毛坤元的贊譽。毛坤元發現吳阿華非常喜愛牡丹,就分了一株“玉樓春”幼苗相贈。吳阿華回到乍浦家中,將“玉樓春”幼苗種植在自家院里。一百多年過去,已經傳到第五代了。1977年10月,平湖市人民政府將“玉樓春”列為“名貴古花木”,予以重點保護。
玉樓春葉綠碧翠,莖枝繁茂,花大盈碟,花色粉紅,艷麗繽紛,是牡丹中的上乘。這株牡丹每年年底結蕾,次年4月上旬開花,吳家每年花期前給牡丹施澆一次熟腸水,讓牡丹長勢旺盛。
(平湖市林業局)
公眾號 |
手機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