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過后,湖州的安吉白茶采摘工作進入尾期,部分茶農開始修剪茶樹,為來年的豐收做好準備。而在溪龍鄉黃杜村千道灣白茶的生產車間內,依舊機聲隆隆。
從清明前開采到谷雨后結束,安吉白茶的采摘期不過短短二十多天,如何做好后期青葉原料提升茶園效益,一直是安吉白茶產業研究和探索的方向。經過不斷地測試進行技術革新,湖州安吉的千道灣產品總監陳鎖研究出適合“白葉一號”品種的紅茶制作工藝,今年成功向市場推出了“琥珀紅”安吉紅茶。
走進千道灣生產車間,濃郁的紅茶香氣撲面而來。萎凋區內,制茶工人揉搓著放置了一夜的鮮葉,查看茶葉萎凋程度。一旁,揉捻機不停運轉。制茶師傅介紹,安吉白茶氨基酸含量高,在揉捻過程中,葉汁溢出并凝于葉表,能夠增加茶葉濃香。“就是這關鍵的一步,成就了安吉紅茶獨特的香氣和特質;萎凋、揉捻之后,就要進行發酵、烘干等工序。”陳鎖介紹。
“茶”香不怕巷子深,不少茶商聽說千道灣改良了技術,紛紛慕名而來。會客廳里,陳鎖正向茶商們推薦新品“琥珀紅”。“湯色黃亮似琥珀,滋味甘醇爽滑,回甘醇厚。”來自安徽的茶商崔杰給予了“琥珀紅”高度評價,隨即下了訂單。除了自產自銷,千道灣還幫其他茶農代加工紅茶,為茶農們增加收益。
另一邊,安吉的盈元農場制茶車間最近也是一片繁忙。今年,該茶場添置了一條制作紅茶的流水線,嘗試大規模制銷紅茶,效果讓農場負責人朱仁元驚喜:短短一周時間,2100斤紅茶銷售一空。“預計今年紅茶加工銷售量要達到5000斤左右,產值300萬元左右,每畝茶園增收2000元。”朱仁元笑著說。
紅茶價格遠高于同期綠茶,制作紅茶又能延長茶產業鏈,今年安吉縣內像千道灣、盈元農場一樣深耕紅茶加工的茶企越來越多。據初步統計,全縣共有50多家茶企在主營綠茶的同時,致力于紅茶研發與生產,有望形成“春產綠茶,夏銷紅茶”的安吉白茶產業新格局。
從只有安吉白茶到寥寥幾家茶企嘗試用后期青葉加工紅茶,再到如今數十家茶企投身其中,安吉白茶這片葉子帶來的經濟效益越來越大。在今年這個不一樣的茶季里,安吉白茶為廣大茶農茶企茶商留下了一如既往的“茶香”。谷雨過后,意味著一年一度的采茶季收尾,但是安吉白茶的強村富民故事仍在繼續演繹。
(湖州市林業局)
公眾號 |
手機版 |
|
![]() |
![]() |